田涛:企业领袖要警惕的三大组织黑洞
来源:在职研究生联盟网
时间:2024-07-04 11:27:05
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,企业要想基业长青,必须时刻警惕并解决内部的“组织黑洞”。这些黑洞源于人性的弱点,包括贪婪、不安全感和追求安逸的本能。田涛老师在华为培训学院高研班的讲座中指出,企业领袖们必须每天都进行自我革命,引领组织变革。
第一大黑洞:腐败
腐败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腐败,还包括思想上的腐败。历史上,腐败现象层出不穷,像韭菜一样割了一茬又一茬。企业必须持续不断地反腐,防止腐败根深蒂固地滋生。
第二大黑洞:山头现象
人性中的不安全感促使人们抱团,这在企业中可能导致亚文化现象和利益集团的形成。山头现象会削弱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企业必须警惕这种现象,及时进行制度变革。
第三大黑洞:组织疲劳症
随着企业的发展,员工容易陷入惰怠,失去早期的激情和活力。如何保持员工的持续激情,是企业面临的一大挑战。追求舒适是大多数人的天性,只有少数人具备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和奋斗精神。企业需要与这种惰怠现象持续斗争,保持组织的活力。
忘记完美,以最开放的举措实现组织熵减
组织的衰变如同人的衰老,是不可避免的。人类的自我批判机制、创新机制和变革机制是应对这种衰变的有效手段。虽然组织的熵增不可完全消除,但自我批判是消减熵增的有效工具。
华为的自我批判机制
华为通过定期的民主生活会和高层宣誓活动,加强组织自洁,保持领导者的权威性。心声社区则作为员工参与和监督的平台,广泛听取员工的声音,确保组织的开放性和透明性。通过这些举措,华为得以在充满变化和竞争的环境中保持活力。
组织的“换血”与“输血”
变革是保持组织青春的唯一选择。华为通过市场部大辞职和“日落法”等举措,不断进行组织内部的“换血”与“输血”。只有保持新鲜血液的输入,才能避免组织僵化。
资源与活力的关系
资源与活力之间并不总是正相关。随着资源的增加,组织可能会患上“富营养症”,导致活力减弱。为了避免这种现象,华为坚持不上市,注重人力资源的投入和研发投入,以维持组织的长久活力。
活力指数与活力指向
活力是组织之魂,惰怠是组织之癌。资源驱动活力,但必须明确活力指向,即以客户为中心。只有将组织的活力指向客户,才能持续创造价值,维持组织的兴盛。
华为的成功经验表明,任何组织都必须不断扩展和发展,保持活力的外部指向,避免内部资源的拥挤和内耗。通过持续的变革和自我批判,企业可以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长久生存。
结语
田涛老师的分享为企业领袖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洞见。企业要想长久生存,必须时刻警惕内部的组织黑洞,通过自我革命和制度变革保持组织的活力和创新力。华营即将开启企业创始人定制项目——《卓越企业家精修班》,欢迎各位企业家朋友预约咨询,联系电话:4000616586。
更多华营培训课程讯息点击查看
下一篇:2024年华为田涛年终大课推荐